想的是家人,烦的是亲戚

首页人生感悟正文人气:286 ℃时间:2019-03-14 09:20:42

昨天,王义真叫我帮他买票。26号从广州到宜宾,3号再从宜宾到广州。我问他,怎么这么赶,难得回来一趟,也不多待几天。

他说,其实公司放了十天的假,只不过他想早点回去准备年后的工作。不过,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在家呆太久。

“初三过后就是四处走亲戚,每年都这样。我躲还躲不及,干脆找借口早点回去。其实每年我只是想看看父母。要不是他们在老家,我过年才不愿意回去。”

春节,这个曾经最让我们期待的节日却渐渐变得有些面目可憎。当你过了向长辈讨红包的年纪时,春节对你来说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汇报表演。

“工作还好,工资不高;存款有点,不够买房;对象没有,还不着急。好了,别问了.......”

每一年,都是同一批人问着同样的问题,反反复复,没完没了。而这假面的寒暄问候背后,大多都是好奇。他们见不得你和他们不一样。但凡是不同,就要打压;只要是“异类”,就要铲除!

他们就像信息情报员一样,到处收罗别人家的八卦。然后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,区分出过得好的和过得不好的。你独一无二的人生,就这样和别人的人生一起,被他们统一打包,分门别类,标号排序。成为支撑他们接下来一整年的谈资。

真正关心你的人,会在北京雾霾爆表的时候,提醒你一定要带口罩;会在全国大降温的时候,告诉在广东的你也记得加一件外套;会在《欢乐颂》热播的时候,问下在上海出租屋里的你,过得好不好.....

而不是一到过年就问:有对象没?啥时候结婚?工资多少?

我不排斥他人的盘问,但我不得不怀疑他们在那一刻是否真诚。

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,过年回家的压力不外乎这两个:单身太久,赚得太少。

其实很多时候:催你结婚,逼你中规中矩的根源不是父母,而是那些亲戚邻里。

他们夸大其词地在你父母面前吹嘘自家孩子多么牛逼。他们抱着孙子在你爸妈面前嘚瑟显摆,耀武扬威,就像小孩子来着玩具出来炫耀,没有玩具的小朋友只能回家吵着闹着叫爸妈买。于是,你的爸妈只能找你吵着闹着要孙子。

最后,他们成功了。曾经和你一条起跑线上的父母渐渐成了帮凶。

“你看看别人家XXX”

“你能不能少让我操点心”

“你都多大了,比你小的都有孩子了,你还是单身”

父母开始不相信你能过得很好,开始不愿意让你去支配自己的人生。

兜兜转转一圈后,他们又回到十多年前,开始对你的人生强行插手。他们要把你变成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,和周围的每一个人一样。

相同意味着安全,安全可比幸福要重要得多。

你所谓的“我很幸福”不是幸福,唯有按照他们的幸福标准一一照办才算真正的幸福。

你以为你找个对象,结个婚,从此就太平了?催你结婚的和嫌弃你工作的永远是同一批人。只要他们尚有一点力气,就一定会和你斗争到底!

那天,问了几个人每年回家的感受,得到最多的答案是:受挫感。

当回家的喜幸被快速冲淡后,受挫感扑面而来。

在大城市,你是每天拿杯咖啡出入写字楼的小白领;你是穿着亚麻挎着帆布挽着裤脚的小文青;你是电,你是光,你是人群中最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而当你回家,年龄和收入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。在这里,除了公务员,教师,医生,其他的都不是什么正规职业。

朋友张志超毕业三年,和朋友一起创业。半年前,公司再一次面临财务危机,几个创始人一起决定,停止项目,公司宣布解散。创业这三年,起早贪黑,写策划书,熬夜改文案,向政府争取孵化园,找投资人要钱......个中辛苦,无需多言。

我问他,你觉得值吗?他说值。这三年,成长了太多,当初那个毛毛躁躁的小伙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男人。

然而在老家人眼中这又怎样?他依旧是一个毕业三年还要重新找工作的失败者。老家的大爷大妈永远不会懂得:一个人的成长比成功更为重要。

城乡之间,两代之间对成功和幸福的评判标准完全不同。

你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一整年的马甲线,比不上王二狗在牌桌上的姿势帅气;看过沙漠下暴雨,大海亲吻鲨鱼的你,在他们眼中还没有楼下那个,刚在县城买了房的洗头妹有出息。

什么雅思托福、阅片量、旅行出国、互联网+.......在这里统统不管用。要么做官,要么暴富,否则都是白瞎!

我们这一代人相对父辈,对家乡的感情已经没有那么浓烈。

朋友走一路丢一路,亲戚关系不好不坏,儿时记忆早已被冲淡,不懂适应家乡的游戏规则,回家反而变得不自在。

过年回家,除了家里哪里也不想去;除了爸妈,想见的人没几个。甚至突然奇想,要是哪天父母不在了,估计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了。

熊培云说“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,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”。而我们大多数人,既找不到天堂,也回不去故乡。

你和我都只有无奈地放下挽着的裤脚,擦掉艳丽的烟熏妆,收起卧槽麻痹小贱婊,换上一件大方得体还有些喜庆的红色毛呢大衣,朝起方言,滚回家去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