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有病还是对自己好点:大家都有病只有我例外

首页综合资讯正文人气:120 ℃时间:2023-10-31 11:11:37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曾经,有这么一个令人羡慕的学霸,从小学到大学,一路开挂。

高考顺利考入浙江大学,后又留学美国,三十多岁进入Facebook成为高级工程师……总之,他的人生顺利得不能再顺利了。

然而,2019年9月,他从Facebook的总部大楼跳下,当场身亡,时年38岁。

在他自杀前,他和上司发生了争吵,认为自己的成果没有得到重视。也许,上司那句有些粗暴的“出去”(Get out),严重伤害了他。

他名叫陈X。他的自杀,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有些网友说:Facebook太黑,沟通方式太粗暴,甚至可能对华人雇员不公正。

也有人说,仅仅因为上司的一句话,或者因为一次不公正的职场待遇,就愤然自杀,值得吗?以他的能力,换个工作也并不难。

也有人分析,这件事的深层原因,在于陈X很可能患有严重的完美主义强迫症。

他从小一直是尖子生,各种表扬一直伴随着他成长。偶尔一次没考特别好,就可能遭到严厉指责。99分,对于别人是高光时刻,对于他,则是无法接受的失败。

渐渐地,他自己也接受了“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”的人设,对任何失误和批评都格外敏感、恐惧,生怕自己从此“跌落神坛”、“落地凤凰不如鸡”

一次挫折,就足以让他陷入崩溃,走上绝路。

这类“病态”,在很多“正常人”的内心也都存在。

姚尧的《重口味心理学》,谈的就是这类情况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书中说,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,都有个疯狂的“小怪兽”,正如一句俗话所言:“大家都有病。”

打开书,你也许会从那些精神病的极端案例中,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
你,究竟在恐惧什么?

“关于未来,你总有周密的安排

然而剧情,却总是被现实篡改

关于现在,你总是彷徨又无奈

任凭岁月,黯然又憔悴地离开

……”

歌手老狼的《关于现在,关于未来》,是小郭经常单曲循环播放的作品。95后的她,对这首老歌“一见如故”,感到歌词说到自己的心坎里。

这些日子,她经常一边听着这首歌,一边刷手机、打网游,不找工作也不锻炼身体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有时候,她捏捏自己肥胖的手臂或者腰腹的赘肉,忍不住站起身,原地做几个蹲起或者开合跳,然后气喘吁吁地坐下,继续刷手机。

在她的案头墙壁上,贴着一张纸,纸上写着鲜红的大字:

本月目标

1.找工作!

2.加油健身!

这张纸,是她上上个月贴上去的。当时,她第二次考研失败。

她大学毕业已经三年多了,工作过一阵子,感到不太满意,随后辞了职,决定考研。

第一次她尽了全力,但依然名落孙山。她不甘心,继续备考。当初几个和她一起备考的同学,都被不同的大学录取。

她觉得很丢脸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在补习班里,她最烦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不是你第一次考研吧?

整日伏案读书,让她的身材,变得越来臃肿。

第二次考研依然失败了。她意识到:该去找工作了,也该运动减肥了!

她四处投递简历,接到了几个面试通知。

她最喜欢的那家公司,面试官用英语和她交谈,而英语口语一直是她的弱项。于是,她被淘汰了。还有一家公司,在她看来实在太糟糕,在试用期的第三天,她离开了。

与此同时,她强迫自己健身。听说跳绳的减肥效果很好,她每天跳绳数百下,此外,还专门去郊区爬山,并且按照健身APP的减脂教程做各种动作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她坚持了整整11天,每天腰酸腿疼。第12天,她发现自己的体重基本没有变化,而她几次面试,继续失败。

她开始心灰意懒,把越来越多的时间都花在游戏上。有一次,她心血来潮,参加了一个线下的减脂课程,发现其他人的身材普遍比自己强,看自己的眼神,也仿佛有些异样……

离开时,她暗下决心:“我自己练,把身材练得比你们更好!”然而,跳绳、哑铃等一直丢在她家的角落,经常一连几天都不去触碰。

有时候,她会打开自己的邮箱,发现没有新的面试通知,便长叹一声,继续打游戏。

小郭对找工作和健身减肥的“拖延”,表面原因,是遭受挫折后造成创伤,导致意志消沉,而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,其实是:恐惧。

确切地说,是小郭非常恐惧“努力但没有结果”,害怕面临不理想的结果,于是宁可裹足不前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本书中指出,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恐惧。之所以说它“非理性”,就是明知道“没有实质危险”,却“脑补”出各种恐怖的后果,对它畏惧如虎。

非理性的恐惧感,几乎每个人都会有。

即使那些事业有成的名人,也可能会有某些非理性的恐惧,比如:足球明星贝克汉姆,对鸟类的羽毛,有莫名的恐惧。

有些非理性的恐惧,像社交恐惧、密集恐惧等,很容易被发现。

但还有很多非理性恐惧,则非常隐蔽,尤其是在经历一些创伤后,产生的恐惧感。

当前方出现令人恐惧的事物,不肯继续往前走,也就是所谓的拖延症,是最常见的本能反应。

比如小时候做数学题经常出错挨骂,那么就容易产生对数学题的恐惧感。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即使长大上了大学,数学作业也经常拖拖拉拉,这往往不是懒惰,而是面对“危险”时,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。然而,这种缺乏理性的“自我保护”,只会阻碍你学好数学。

没有理性的恐惧,让你沉溺于自我保护的“安乐窝”,或曰自我设限的囚笼。

当你发觉自己有某种拖延症时,不妨当头棒喝地问问自己:你,究竟在恐惧什么?

妄想症,你有没有?

“我是维护地球和平的,名字不能告诉你,反正你无法理解。莫扎特和梵高诞生在我的慧光里,耶稣和菩萨是我的门徒。我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,各星球的元首都要觐见我。不过我没空理会其他星球的鸡毛蒜皮、花花草草。你知道我现在正忙什么吗?”

这是本书中谈到的一个案例——某妄想症患者的原话。

这位患者还对作者说:“我要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好社会,你也一起去吧,我雇你当月球保安。”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妄想症的典型症状是:充满离奇的妄想,并把自己的想象,错当成了现实。

很多“正常人”,也有各种各样的妄想,而且往往也会分不清“想象”“现实”的界限。

尤其是,很多“正常人”都会把自己的妄想,投射到其他人身上,从而给其他人(尤其是自己所爱的人)造成严重困扰。

有一位母亲,从女儿大四时,就张罗着给女儿介绍男友,还非要带着女儿去参加相亲活动。

女儿说:“我现在并不想结婚,我的当务之急是找工作。”

那位母亲听了,顿时沉下脸来,“苦口婆心”地对女儿说:女孩过了25岁依然单身,就容易成为“剩女”,找对象越来越难,如果你一直找不到对象,将来老了怎么办?……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这就是典型的妄想。何况,女儿才刚大四,就想为她安排到老!

还有一些夫妇,一方总是怀疑另一方出轨,甚至花很多钱,雇佣所谓的侦探,暗中调查的伴侣的一举一动。

和这种人一起生活,大多数人都受不了!

也有一些妄想,是针对自己。

比如,偶然被老板责骂几句,就一直寝食不安,担心会被老板开掉,担心一旦失业就再也找不到工作……

比如,经常花很多钱买彩票,明知道中大奖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概率,却总幻想自己能成为“被命运选中”的幸运儿……

这种针对自己的妄想症,会让神经变得非常脆弱,或者黑白混淆、是非颠倒,在错误的道路上“一条道跑到黑”

——图自互联网

病不单行

很多情况下,各种“神经病”,通常都不是孤立的,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。

比如很多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,同时也有着对犯错误的极端恐惧,和对“一旦出现失误,就会跌落神坛、被万人唾弃”的荒诞幻想……

不少看似一切正常的人,“病症”隐藏得更深,即使内心的小怪兽成天在打架,也会在众人面前,一直戴着“一切都OK”甚至“阳光明媚,元气十足”的假******。

直到出现了名人、明星自杀之类的惨剧,这种情况才开始被大家关注。而更多没有名气的普通人,即使惨剧一再发生,也很容易被忽视、被淡忘。

好了,以上是《重口味心理学》的一部分内容。书中还有更多“口味重于泰山”的案例,这些极端案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也是一面可以自我观察的镜子,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。

如果你从中发现自己的内心身处,也有一只横冲直撞的“小怪兽”,那就在它失控前,给它套上缰绳!

为您推荐